一部成名的马语者电影讲述一名驯马师为一名小女孩和马疗治心里伤口,曾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一名工作20余载的养路人,把所有的精力真情献给了铁路,成为守护线路轨语者,他就是包头工务段技术科长祁子伟。
养路工是他的第一个起点。91年包头铁路工程学校毕业后,他分配到包白线明安车间,白云地处山区,环境异常恶劣,冬日冰冻三尺、夏日酷暑难耐,在线路一守就是14个春秋。刚来的时候,这里除了荒山就是深沟,一年四季点着煤油灯,吃喝需要从外面运。冬天冷的受不了,就用砖头和泥做成土炉子取暖,室外养路,风大的能将人推翻好几个跟头,大雪天,人趟在齐腰深的积雪里,逐米清理线路,无数人打了退堂鼓,祁子伟坚守了下来,眼前的这条路是自己一个道钉一个道钉摸过的,再苦再难也要坚守。1995年7月,祁子伟带班在线路上养修钢轨,远在包头的妻子生孩子,电话打到了车间,值班的职工一连跑了10多公里把消息带给正在现场的他,无数的愧疚累积在心底再也按耐不住,泪水挂满了脸庞。
2009年,他被调任到萨拉齐担任主任,管内工积坂是西煤炭东运的重要中转站,煤炭粉尘污染严重,每天开行的列车就40对,钢轨磨耗大,养护周期短,一早去养修线路,到天黑才能回,节假日变成了工作日,回家更是成为了奢求。如何减病害、灭报警、提质量成了祁子伟的心头病。担任车间主任,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出去检查,一次,因为降温导致K775+300区段多处发生线路冻害,为了整冻害、灭报警,祁子伟天天在线路观察线路动态变化情况,用石笔标注了高低不良区段,一蹲就是2个小时,冻得浑身直打哆嗦,每次补修线路都是脏污、满面油污而归。整修过程中,他总结出小高低、小水平、小方向宁垫不捣、宁改不拨综合整治法,10mm以下病害垫板整修,10mm以上采取撤板捣固,复紧全部扣件,清晒洒盐,使该地段冻害处所由30处减少到2处,高度由30mm降低至10mm以内。
2011年11月,祁子伟担任全段线路科科长,身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他比以前更卖命的干工作。一年两次的集中修是重头戏,施工开始前,一早就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上午跟着技术人员去测量,下午部署相关工作,叮嘱安全注意事项,到了晚上,和几个技术员吃个方便面、啃个面包是家常便饭。管内集中修天窗集中在夜间,为了亲力亲为把控施工质量和现场安全,上线指挥,嗓子喊哑了、喊肿了,仍继续工作,一个月的集中修下来,身体硬是瘦了一圈,走了形。
2012年7月,第二次集中修施工,他根据车间管内曲线多钢轨有不均匀的磨耗现象,向段领导提出了对重载线路曲线钢轨的磨耗复核,对曲线超高进行了现场实际调查与检算。将K611和K585曲线的超高配合大机进行调整、合理设置,减少了列车对钢轨的磨耗,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012年10月,他一连跑了10多个车间调查研究,历时近1个多月,与段领导、业务科室人员总结制定出分线制线路维修管理模式,获得铁道部创新管理成果二等奖,铁路局创新管理成果一等奖,成绩的取得与辛苦是分不开的。
这就是祁子伟,用心养路,用信念坚守,把自己奉献给了养护事业,线路优质保量,就是他的幸福。